幾歲可以玩桌遊?桌遊可以玩到幾歲?
請問Livia可以來跟我們的老師分享一下有哪些桌遊適合課堂進行?
特殊的孩子適合玩桌遊嗎?
全家一起玩,要故意輸給小孩嗎?
我可以一直贏小孩嗎?
有桌遊可以在戶外玩的嗎?
說明書好多頁,要從哪裡看起?
親子桌遊的遊戲如何選擇?
一定要玩桌遊嗎?
………….

在桌遊第一線的位置上,常常遇到這些類似的問題,20年前唯一需要解釋的是「桌遊是什麼?」,現在則是十萬個為什麼。而會提出這些問題的人,多半都是有聽過、看過,或是玩過1、2次桌遊,對於桌遊一知半解,然後也想要再多認識一些。畢竟國內外一年桌遊的新品大概有近千款,國內新品也有上百款,實在是琳瑯滿目啊!
從兒童發展的脈絡來看,相對適合進行桌遊的年齡大概是從3歲半開始,因為桌遊屬於「規則性遊戲」,幼兒從獨自玩到可以跟著規則玩,需要先了解幼兒的認知能力。而若有需要與特殊生進行的場合,建議先找尋與其熟識的人一起,並且一起進行遊戲的人不超過3位,避免突發狀況,不然的話原本一場快樂的遊戲,很容易變成一場大災難。
在家裡和孩子一起進行遊戲的時候,可以先將規則約定好,並且也和孩子約法三章,如果沒有遵守規則,或是破壞規則就得先暫停一下。若是暫停的次數太多,也可以考慮不要進行,而是進行別的活動…等等。在遊戲中也可以觀察孩子的各種反應,既然是進行遊戲,就先別急著糾正孩子,邊玩邊觀察,有時候孩子可是很棒的老師呢!
遊戲結束時,一定有贏家與輸家,大約是4歲的孩子已經知道輸贏的感受,就會看到遊戲結束時,有人可能會嚎啕大哭、垂頭喪氣,或是意氣風發、自信滿滿地喊著:我好喜歡這個遊戲。這時讓孩子抒發一下,給他一個擁抱、拍拍他,讓孩子跟自己的情緒相處一下,不急著說教,等到孩子願意說時,再聽聽孩子的想法,也是一種良性的親子互動。如果還是擔心孩子對輸贏的情緒,也可以嘗試從「合作遊戲」開始,一起輸、一起贏,一起練習輸贏的情緒轉換,也挺好的。
是不是一定要玩桌遊呢?現在的孩子很幸福,可以選擇的活動、玩具、用品真的很多,桌遊當然也只是其中一個選項。適合進行時再給予就好,玩玩積木、拼圖、讀讀繪本……等等,也都是不錯的活動喔!